我校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第二届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高端论坛”

发布日期:2021-12-10

12月4日上午,“第二届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高端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会议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意识形态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意识形态研究所副所长唐爱军主持会议。

在领导致辞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指出,此次会议有助于将意识形态研究所的工作与党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此为契机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正礼认为,该会议有助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副书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薛伟江强调,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新的飞跃,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在专家发言环节,与会专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展开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深化新时代意识形态研究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在第一阶段发言中,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指出,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主要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为把一个真正坚持人民至上的意识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指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的原创性贡献内含在后者的原创性贡献中,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同样体现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中。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范希春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源于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运用。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振峰强调,要实现“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等任务,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认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这与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战略建设和创新实践有密切关系,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战略思维的创新逻辑和显著成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学与研究》副主编侯衍社指出,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和现代,面向世界和未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世界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在第二阶段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指出,“讲故事”是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的重要视角。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论断、新举措,其中“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断居统领地位,意义重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黄相怀指出,构建二十一世纪的民主政治新叙事,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中体现于《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江平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的新创举。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夕龙从“意识形态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建设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在会议总结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辛鸣对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了感谢,肯定了论坛的丰硕成果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思想文化交流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研究工作兼具理论性和现实性,必须加强同思想理论界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