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和理解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2022年9月17日上午,由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喜迎二十大·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我校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知名期刊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海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发展历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并衷心希望本次研讨会在领导、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关注下,碰撞思想火花、产生理论启迪。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韩振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报告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王刚副研究员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志宏教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是‘富’和‘强’的高度统一”为题,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和横向的世界角度分析了中国历朝历代以及世界不同民族、国家富而不强,强而不富的状况,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把富裕和强大有机统一起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坚持通过创新推动发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敬东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的发言,从马克思关于资本理论是关于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理论、马克思资本概念的辩证法、马克思资本理论、社会平等、共同富裕与民族复兴三个方面出发,强调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创造性运用马克思资本理论的辩证法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并通过规制资本、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复兴等观点。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战略的生态维度”为题,对新时代思想及其实践视域下的“共同富裕”目标战略、“共同富裕”目标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等方面作了论述,提出了构建“全面绿色转型”的四个体系、培育形塑“生态文明新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的新政治经济学本质等观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院郝立新教授围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作了主题发言,论述了应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以及怎样利用哲学的思辨性来理解、阐述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的共同富裕,概括说明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及其辩证特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旭教授以“关于共同富裕的历史和理论问题”为题,从我国现实生活出发,强调共同富裕的核心就是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问题,通过回顾历史,阐述了共同富裕针对对象的变化,提出了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七点思考。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振峰教授作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创新性贡献”的发言,梳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贡献,并从共同富裕的定位、内涵界定、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实现路径、体制机制六个方面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独特性贡献。
第二阶段专家报告由《光明日报》理论部户华为主编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斌教授以“马克思的公正思想及其实践价值”为题,从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出发,论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正观和庸俗社会主义的批判,阐发了共同富裕理论概念之中所体现的对于公正的价值追求。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怀涛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共同富裕”为题,梳理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自觉探索的历史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出发,分别逐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紧密联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施惠玲教授作了“理论旨趣和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新时代”的主题发言,论述了文明概念的用法、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文明形态的跃迁、辩证认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以及观察和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闭幕式阶段,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正礼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层次高端、选题前沿、思想聚焦,衷心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和媒体的莅临与支持,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到北京交通大学指导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讨论深入热烈,有助于推动深入学习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